中外历史上的改革风云
特 别 关 注
高中历史资料汇总(11.16)
高考作文视频讲解(1-10)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之一。相较于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其中伯里克利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了解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运动,知道它们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理解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影响。总结历次改革的经验以及它们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启示。
(一)商鞅变法
1. 背景:(1)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2.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 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4. 主要人物:商鞅、秦孝公。
5. 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6. 主要内容:(1)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7. 影响: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 背景: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贵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2. 主要人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3. 主要内容: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4. 影响: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戊戌变法
1. 背景:
(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2)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一定的发展。
2. 根本原因: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开始时间: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谭嗣同。
5.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 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7. 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维新派力量弱小,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8. 历史意义:中国近代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四)改革开放
1. 背景:(1)十年“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 开始时间和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 主要内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称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4. 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伯里克利改革
1. 背景:
(1)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2)从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波斯帝国与希腊之间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
2. 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3. 内容: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中产生的,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建立了津贴制度。
4. 意义: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5. 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六)大化改新
1. 背景:苏我氏等豪族把持朝政,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 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3. 内容:
(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七)彼得一世改革
1.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 领导人: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3. 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 意义: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5. 地位: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6.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八)俄国农奴制改革
1. 背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2.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 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4. 时间:1861年。
5. 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6. 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7. 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九)日本明治维新
1. 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闯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 前提: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
3. 领导人:明治天皇。
4. 开始时间:1868年。
5. 主要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6. 意义: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7. 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十)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许多弊端。
(2)开始时间:1921年春。
(3)领导人:列宁。
(4)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意义: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十一)罗斯福新政
1. 背景:(1)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经济严重下滑。(2)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 开始时间和标志: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3. 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4. 主要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3)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政策。
(4)推行“以工代赈”(如田纳西水利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 意义:促进美国经济复苏,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局限性: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相同点: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不同点:苏联模式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而罗斯福新政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模式排斥商品和市场,而罗斯福新政是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手段。 |
(十二)苏联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 勃列日涅夫改革: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 戈尔巴乔夫改革:实施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往期精彩